他是大清第一盐商,财富甚至超过和珅
来源:球友会 更新时间:2024-11-10 11:48:10
明清时期,大清第盐徽商鼎盛,商财珅其足迹几乎遍及全国,富甚有“无徽不成镇”之说。至超徽商因重视文化教育,过和崇尚信义,大清第盐以义为利,商财珅故有“儒商”之雅称,富甚一度雄霸明清商界300余年。至超其中最值得称道的过和当属徽州府歙县江村人江春,其财富比同时期的大清第盐大贪官和珅还多,其“红顶”比后期的商财珅胡雪岩还高。所谓“以布衣交天子”,富甚千年之中,至超少有出其右者。过和
江春
儒商世家 积善有德
江春(1720-1789),幼名昌,字颖长,号鹤亭,安徽歙县人,居扬州。江春曾祖父江国茂,为郡学有名的诸生,结社论文,广交名士。他本当有所作为,却因战乱遁迹江湖。
祖父江演为太学生,以遗民自居,不愿入仕清朝,于是往扬州经营盐业,成为总商。父亲江承瑜为诸生,从商后亦挑灯夜读、手不释卷。江春幼时,从家中塾师受教,后考入仪征县学,拜名师王已山,潜心攻读,一心仕途。19岁时,因父亲突然去世,不得已子承父业,应付盐务,但仍不放弃学业,青灯黄卷以备考。乾隆六年(1741),江春回到徽州歙县故里江村,“以兼经史呈荐”,参加在南京江南贡院举行的乡试,名落孙山,从此江春不作他想,专事盐务。
江春祖孙三代虽为盐商,但重义轻财。在故里江村购置义田,创建义学,扶危济困,代代相传。1694年,祖父江演在家乡捐金数万,开辟新岭40里,修万年桥。父亲江承瑜亦在家乡捐资修路20里,在扬州建育婴堂及医药局,活人甚众。
江春更是有求必应,每遇贫困士子,即解囊相助,《扬州画舫录》云“方伯死,泣拜于门不言姓名者,日十数人。”可见其深孚人望。江春还鼓励盐商子弟学习上进,并在在乾隆南巡及东巡接驾时,先后推荐10人召试,进入仕途,是徽商中最典型的儒商世家。
总商纲首 好艺工诗
明洪武四年(1371),国家因北边战事所需,允许商人以输纳粮食换取专卖的盐引,史称“开中制”,清朝沿袭明朝旧制。康熙十六年(1677),沿用滚纲旧法,两淮公推总商共计24人,并赋督征盐税和查禁私盐之责,散商隶属其下。江春的祖父江演为著名总商之一。康熙南巡时临幸其家,“温语相劳”,并赐宴和御书。总商往往父死子继,成为业盐世家。
雍正三年(1725),改推选总商为官方指派总商,江春之父承瑜为总商之一。承瑜去世后,江春嗣为总商。因乾隆曾面谕两淮盐运使“江广达人老成,可与咨询。”于是江春又被推为两淮的“纲首”。
江春“工制艺,精于诗”,与艺人、文人友善。“扬州八怪”画家中汪士慎、罗聘、金农,“小师山画派”代表人方士庶、“扬州学派”创始人凌廷堪、汪中、程瑶田等,皆为江春的座上宾,江家于是“座中客常满,樽中酒不空”。
江春爱戏曲,四方征聘名旦佳角,如苏州杨八官、安庆郝天秀、宝应高朗亭等皆入其私家戏班,编排演出剧目近千种,每年耗费白银数万两。乾隆80 大寿时,“四大徽班”进京演出,其中春台班即为江春家班。江春工诗,有《随月读书楼诗集》三卷传世。《扬州画舫录》云;“初为仪征诸生,工制艺,精于诗。与齐次风、马秋玉齐名。先是论诗有‘南马北查’之誉。迨秋玉下世,方伯遂为秋玉后一人。”被称为乾隆三大家的袁枚、蒋士铨、赵翼皆与之往来。
袁枚《随园诗话》载:“余游黄山,携曹震亭、江鹤亭(江春)两诗本作印证。以为江乃巨商,曹故宿学;以故置江而观曹。读之,不甚慊意,乃撷江诗,大为叹赏。”袁大才子赞其“心胸笔力,迥乎寻常”。
江氏东园
八次接驾 官居一品
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,曾经六次南下巡视。《御制南巡记》云:“予临御五十年,凡举二大事,一曰西师,二曰南巡。”每次南巡,江春均参与接驾,先后六次南巡接驾和两次东巡接驾,承办一切泉游之费和供需。
乾隆十六年(1751)首次南巡,由东阁大学士、吏部尚书梁诗正陪同。两淮巡盐御史吉庆和总商江春等人身着朝服,在蜀冈御码头接驾。江春导游游览西园、瘦西湖、二十四桥、隋堤、香阜寺、虹桥等名胜,颇获帝心。
乾隆二十二年(1757)第二次南巡,仍由梁诗正陪同,江春兴建行宫和御花园、御码头,并将瘦西湖北边的私家江园进献为官园。乾隆巡游江园,赐江春金玉器玩,御书“怡性堂”匾额。
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第三次南巡,曹文埴陪同。至扬州,赐宴两淮徽商。乾隆幸江园,赐名“净香园”,御制诗两首。
乾隆三十年(1765)第四次南巡,曹文埴陪同,江春陪乾隆巡游新建的园林及大明寺,乾隆敕题“法净寺”,幸徐赞候的徐园,赐名“水竹居”。幸大虹园时,乾隆云:“似南海之琼岛春阴,惜无塔耳”。江春闻之,于是“鸠工庀材,一夜而成”。次日,乾隆再幸大虹园,十分惊叹:“盐商之财力伟哉!”
乾隆三十六年(1771)春出巡山东,江春接旨赴天津恭迎圣驾。四十一年春又出巡山东,江春接旨又赴天津恭迎圣驾,蒙赐筵宴和貂、缎等物。
乾隆四十五年(1780)第五次南巡,曹文埴陪同。自杭州返回江苏时,在焦山行宫大宴两淮徽商。至扬州,江春在熙春台率两淮名商巨贾、地方官员及扬州百姓为乾隆祝寿,乾隆十分受用。在江春新建的东园,乾隆赐五楹厅堂为“熙春堂”,赐圆室为“俯鉴室”。
乾隆四十九年(1784)第六次南巡,游览东园后,再次临幸江春住所康山草堂,特召见江春七龄幼子振先,“奏对称旨,温语褒嘉,御解金丝荷包,面赐佩带。”
江春家族得到皇帝的青睐,始于祖父江演,康熙帝临幸其家。当时,因战争催缴盐税甚急,江演于危难之际,大显身手,敕封征仕郎、内阁中书。在担任总商34年(1677-1710)中,成为朝廷纳税大户。受祖上福荫,江春从商之初,亦为府同知,正六品。
乾隆首次南巡前,为方便协调筹备南巡事宜,晋即用按察使司副使道,正四品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二月,钦赐奉宸苑卿,正三品,同年诰授二品资政大夫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),因捕获盗销金册的内监张凤,乾隆特派员承旨宣扬江春“尽心国事”,钦赏承宣布政使,赏戴双眼花翎,为正二品,并追封江春父、祖父为布政使。
乾隆三十八年(1773),江春等人因小金川战争获胜,自愿捐银400万两。诰授为光禄大夫,正一品,罗氏为正一品夫人;并追封三代,父、祖父、曾祖父为光禄大夫,母熊氏、田氏,祖母柳氏、陈氏,曾祖母汪氏、徐氏六人为一品夫人;下旨在故里江村建“四世一品”坊。
“千枝万朵逐年开,红紫翻阶照酒杯。野墅即今多雨露,一茎幻出两花来。”江春一生经营盐业,富甲天下,享浩荡皇恩,位及人臣。袁枚称其“恩遇之隆,古未有也”。
然而,终归伴君如伴虎,乾隆三十三年的两淮盐引案几乎令江春名誉扫地,以他为首的六大盐商被革职查办,贪污金额多达干万两白银。江春在乾隆五十四年病逝后,江家的局面就更微妙了。四年之后,江氏一族陷入窘境,乾隆颁旨道:
江广达充当总商有年,办理公务尚为出力。今念伊继子生计艰窘,自当量加轸恤。江广达旧有康山园一处,本家无力修葺。著传谕董椿,即令众商出银五万两承买,作为公产。其银两即赏给江振鸿营运,毋庸起息。
红顶商人刚走,乾隆就借口抚恤将私家园林收为公产。道光年间,陶澍整顿盐务,追查旧账,盘点出历朝欠银四十万两,以此为由大肆抄家。区区四十万,与江春捐输干万相比,实为九牛一毛。帝王身边的红人,往往落得后代遭殃、颜面扫地的下场。
当然,昔日第一红顶商人,早已看不到身后的家族惨剧。
金毓平
本文原发方志江苏,经授权转载